Copyright © 2013-2021 桂林漓江逍遙湖旅游開發(fā)有限公司
Guilin Li River Xiaoyaohu Travel Development Co.,LTD
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允許,禁止復制或抄襲
公司地址:桂林市七星區(qū)驂鸞路七星公館4棟3單元6-1室 景區(qū)地址: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(zhèn)上茯荔村
郵編:541002 電話:0773—3633916/ 0773—6352108 傳真:0773—3633916
ICP 備案/許可證編號:桂ICP備13004622號-1
合作伙伴: 中華攬勝
喝自釀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殺?專家:確實存食品安全隱患
記者 詹春華
指導專家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監(jiān)測科副主任技師 劉曉革
讀者咨詢
微博“喝自釀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殺”瘋傳,真的假的?
最近,一條名為《喝自釀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殺,危險》的微博在網(wǎng)絡瘋傳:前幾日,湖南張先生喝過自釀的葡萄酒后突然感覺心跳加快、胸悶、視力模糊。醫(yī)生稱他是因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中毒。專家稱,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,大多數(shù)家庭釀制葡萄酒過程沒有除去甲醇的工藝。
這條微博一出,立即引發(fā)熱議,觀點贊同者和觀點反對者在網(wǎng)絡上大打口水戰(zhàn)。觀點反對者認為,現(xiàn)在正值葡萄收獲上市的季節(jié),很多人準備自釀葡萄酒。他們覺得自釀的葡萄酒沒有添加任何其他物質(zhì),是真正純天然無添加的葡萄酒,比外面買的葡萄酒更安全放心。
誰是誰非?似乎莫衷一是。其實,我們更關注的是“喝自釀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殺”這個說法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?請權威專家給個說法。易銘盛(化名)
記者采訪
專家給說法,自釀葡萄酒確實存在食品安全隱患
帶著讀者的疑問,記者昨日采訪了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監(jiān)測科副主任技師劉曉革。劉曉革表示:“自己釀造的葡萄酒還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!
首先,在家自釀的葡萄酒,釀制方法并不是很正規(guī),發(fā)酵的時間長,釀酒過程中無法控制微生物的滋長,會不可避免地產(chǎn)生很多細菌、霉菌等,如果是大型企業(yè)釀造,會全封閉式消毒,而家庭自釀無法解決這個問題,可能存在菌落總數(shù)、大腸桿菌等超標,引起腹瀉、嘔吐等癥狀。
其次,自釀葡萄酒,不能精確控制發(fā)酵時間和溫度。經(jīng)實驗室檢測分析自釀葡萄酒樣品,顯示出樣品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。根據(jù)其釀制工藝和原料分析,甲醇、雜醇油的產(chǎn)生主要來源于原料。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,分解出甲醇,霉變也會產(chǎn)生大量甲醇,發(fā)酵越徹底,甲醇含量會越高。另外,葡萄中的蛋白質(zhì)水解為氨基酸,再經(jīng)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。而雜醇油是指高分子醇的混合物,如果酒中雜醇油含量過高,則容易出現(xiàn)苦澀味。雜醇油在體內(nèi)分解緩慢,可引起頭痛等癥狀!澳壳埃葬勂咸丫七^程還沒有除去甲醇和雜醇油的工藝,大家在自行釀制和飲用時應該當心,避免此類有毒、有害物質(zhì)對身體造成危害!眲愿锾貏e提醒。
另外葡萄在生長過程中噴灑了農(nóng)藥,選擇不適宜盛裝葡萄酒的容器來發(fā)酵和盛裝葡萄酒等問題,也是家庭自釀葡萄酒無法控制的環(huán)節(jié),可能引起食品安全的隱患。
“所以,如果不能對葡萄的原材料和釀造過程進行控制,不建議市民大量釀造飲用。”劉曉革最后說。
延伸閱讀
◆菌落總數(shù)超標:說明其產(chǎn)品的衛(wèi)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(wèi)生要求,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(yǎng)成分,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(zhì),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。消費者食用微生物超標嚴重的食品,很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,可能引起嘔吐、腹瀉等癥狀,危害人體健康安全。
◆大腸桿菌超標:若在水和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,可認為是被污染的指標,從而可能有腸道病原菌的存在,侵入人體一些部位時,可引起感染,如腹膜炎、膽囊炎、膀胱炎及腹瀉等。人在感染大腸桿菌后的癥狀為胃痛、嘔吐、腹瀉和發(fā)熱,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,尤其是對孩子及老人。
◆甲醇:對人體有毒,因為甲醇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會氧化成比甲醇毒性更強的甲醛和甲酸(蟻酸),可致失明、肝病甚至死亡。誤飲4毫升以上就會出現(xiàn)中毒癥狀,超過10毫升即可因?qū)σ暽窠?jīng)的永久破壞而導致失明,30毫升已能導致死亡。
◆雜醇油:使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充血,有麻醉作用,所以就會讓人感到頭特別地疼。雜醇油的分解比較慢,它也算是酒中的一種有害物質(zhì)。
來:長沙晚報